地區:全國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證 注冊 | 登錄 登錄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2022年,中國煤炭產..
                      煤炭人訊:11月6日上午,集團綠色減碳地面瓦斯抽采綜合利用項..
                      煤炭人訊:10月31日,烏海能源公司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干部大..
                      高層聲音
                      劉峰:“雙碳”目標下要正確認識“煤炭安全區間”
                      2022-09-05 09:09:30   來源: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煤炭人訊: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于9月1日—3日召開。期間,以“安全、綠色、發展”為主題,由山西省能源局、晉能控股集團、中國能源報、歐盟中國商會主辦的“碳中和與煤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十二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舉行,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吉福出席并致辭。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劉峰應邀出席主論壇并在碳中和與煤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作了題為《雙碳目標下煤炭安全區間與綠色低碳技術路徑研究》的主旨報告。報告以科學定“量”、綠色提“質”、創新領“路”為綱,探索推進煤炭消費轉型升級的技術路徑。

                        劉峰表示,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和重要的能源原料,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累計煤炭產量達980億噸,煤炭為我國提供約70%的能源,支撐了國民經濟生產總值9%的增長。未來,在推動能源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煤炭還將發揮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作用。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能源產業是主戰場,我國以煤為主的稟賦現狀,決定了降低煤炭消費總量及消費過程中的碳排放強度,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選擇。近年來,煤炭行業堅持自我革命,在整個煤炭行業發展過程中,持續探索轉型升級。在“量”的方面,煤炭由改革開放初期在消費結構中占比80%以上降低到2021年的56%;在“質”的方面,目前我國85%以上的煤炭消費已基本實現清潔利用和超低排放,形成了包含煤炭清潔轉換與污染物協同控制的潔凈煤技術體系。

                        劉峰認為,能源的根本屬性是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其安全性大于經濟性大于低碳性。當前煤炭生產與消費占比高,這是基于我國資源賦存條件、開發難易程度、生產消費成本、運輸儲存使用條件等因素綜合作用的歷史選擇。同時,煤炭開發周期較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兼顧安全和環保底線,因此加強能源安全的預測預警,科學定量,是煤炭行業面臨的現實和緊迫問題。

                        劉峰提出,煤炭安全區間是一個動態區間,其含義是煤炭行業在能夠健康發展,且保障供應的前提下,擁有成功的開采技術和合理的開采成本,可兼顧宏觀調控周期與地緣政治等因素,是踐行環境友好、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圍繞煤炭安全區間,需要對以下幾個命題進行研究:

                        一是保障短期和中長期目標,正確認識碳達峰碳中和。短期目標是開采煤炭探測機會,中長期目標在于降低煤炭上限,縮短煤炭安全區間長度。

                        二是研究在不可預知的風險下實現自主可控。如煤炭完成兜底保障任務的臨界值是多少,煤炭建設基數是多少等。

                        三是根據煤炭儲備建設和動態關系,研究多角色、多用途、多梯度的儲備能力建設。

                        四是綜合考慮調控周期、政策慣性及靈敏度影響,即安全區間與調控效力相互的關系。同時還需要研究評估指標和評估方法,建立評估模型,提供政策措施和政策建議。

                        劉峰強調,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國煤炭資源儲量保障能力需要繼續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煤炭儲量基礎偏低,資源量偏少,目前資源保有量是1.38萬億噸,截至2020年,全國煤炭儲量僅為1622.88億噸。上述背景下,創新綠色低碳技術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研究方向。結合短期與中長期目標,統籌穩增長與調結構,未來,煤炭行業需要圍繞升級換代、低碳融合、顛覆突破和負碳固碳四大技術類型,掌握煤炭未來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重點方向。


                      煤炭人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人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煤炭人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 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煤炭人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煤炭人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打印繁體】【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返回頂部
                      上一篇劉峰:科技改變煤炭 智慧成就未來 下一篇葛世榮院士:中國應構建以煤基能..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电影